其他帖子里面尽量不做夹带,所以把个人观点都集中在这一个帖子里面,欢迎 constructive discussion
- 吐槽求认同的ROI 有限,同样的精力不如多研究一下how。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资源,选择花费在活动A上,就等于从活动B上减去了。不光是看职场版的帖子,参加的很多职场小团体也都有类似感觉。内容充斥着吐槽和抱怨。当意见不同的时候,求认同虽然让心里舒服了,但是对make progress意义不大。甚至对改善心情的效果都不大。吐槽完毕后只感觉想更多的吐槽。大家都跟着骂“老板都是傻叉”也并不会让自己bonus变多。给自己 time box 一定时间来发泄情绪,wallow in self pity,时间一到就要求自己进入解决问题模式。随着自己逐渐成熟,这个duration可以逐渐缩短。How 思维就特别理工直白:问自己:how am I supposed to do that (ref: Chris Voss) 比如:功劳被抢走?那就 google/GPT "how to claim credit for my work"? 然后不断使用,直到自己感觉被合理recognize。老板micromanage? 就试试google/gpt "how to handle micromanagement?" 试图要么改善有毒的关系,要么让自己从有毒关系中解脱。感觉讲不过native speaker/烙印?那就试试一步步给自己debug,到底为什么讲不过,哪里还可以改进?总被打断就 search "what to do if others interrupt me?" 现场想不出但是事后很多想法?那就一个个scenario的记录下来,找GPT求对策然后硬背下来。职场常见 scenario 并没有leetcode的题目多。不信你写一年试试。熟悉后也就不需要死记硬背了。
- 知道不等于能做到,要刻意练习。否则世界上不会有离婚的离婚律师,抽烟喝酒的医生。看过算法课的视频不代表就会刷题。看再多的锻炼视频也不会长出肌肉来。Intellectual learning 和 experiencial learning之间就差个practice。地里置顶的某帖子讲的刷存在感的办法就是让量上去,记录自己在会议上说了多少次。Quantity 上去了,quality 可以后一步再跟上。建立软技能的肌肉记忆,和锻炼肌肉并没有什么区别。如今大家从思维上都知道如何刷题,如何增肌,如何跑马,如何减肥。如果投入一样的心力去建立对自己有效的 机制,逐渐建立成功的喜悦培养兴趣,就可以从行为上做到。练习职场技能和刷题还是有点不一样,因为feedback机制有延迟,不清晰,有时候还有比较严重的负面后果。因此,寻求能安全的刻意练习的机会就很重要。也许是和熟人role play (就像mock interview),也许是在培训时间练习,也许就是自己颅内练习,也许是找其他low stake的场合比如小孩学校的组织,参与nonprofit,社区活动等。关键是需要找到风险平衡的反馈机制。
- 逐渐发现和杜绝self limiting thoughts: - 杜绝”觉得自己不擅长,就不去做“。没有一个人生下来就擅长职场政治,应该不存在反例。起点高低也不能完全决定最终效果关系不大。是的,有的人比我多积累了20年的逼逼能力。但是如果不从现在就开始积累,20年后的我仍然只有今天的逼逼能力。不去做就肯定不会擅长。- 杜绝”不屑于做,就不去做“。选择hard 模式不是不可以,只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就行。要么有超能力钞能力改写游戏规则,要么就学习和掌握规则。还有什么其他选择吗?会说”自己创业就不需要玩这些“ 的人一定没创过业。- 杜绝”职场是黑暗不可知“的错觉。小时候,在会编程之前看别人编程也觉得很神奇吧。更小的时候觉得别人能出国学习生活也觉得很神奇吧。现在回头难道不都是”不过如此“么。挑战自己的思维,关注 how :如果觉得“我没法、实在不想做到xxx” 就改为问自己“我如何才能做到xxx?",比如”我没法跟这个傻X合作“,可以改为:”我如何才能让X跟我合作,按我的需求做事?“ What do I need from this person? How do I get what I need to advance my agenda with or without this person? 至于这人是不是傻X 真的不关我的事,我没空浪费时间去思考这个人。
- 唯手熟尔。任何事情做多了就有一个额外的好处,可以desensitize 自己。如果只下注一把,这一把决定生死,那么自然就很难看淡。如果你可以下注100次,最后只会数输赢,但是不太会记得每次下注时候的紧张,或者每笔单独赌注的具体细节。头一次考驾照的时候多少都会战战兢兢,10年老司机每天上下班和买菜估计都不记得是怎么开去的。像鸭子一样抖掉背上的水:多做尝试,有些会成功,有些会失败,失败 retro 来学习经验教训是可以的,但是不需要花太多精力记住失败来降低自信。抖掉水珠,下一轮再来就是了。绝大部分时候他人根本就记不住自己的失败。当你成功以后,就可以改写历史。真相不是唯一的,也不是真的。
- 职场的人脉不是朋友关系。利益交换不是一个dirty word而是游戏规则。即使是自己讨厌的人,当利益一致的时候也要结盟。不要过早的站队,就好像摇摆州总是被争取,铁杆州没人理一样。能在职场交朋友是bonus,但是不要用朋友的标准要求同事。盟友可以多,非常对立的敌人最好不要有。局势是变化的,今天的盟友可能明天就不是盟友了。敌人也一样。如何克服本能的恶心呢?要学会忘记。只要自己不尴尬,尴尬的就是别人。不要太关注个人喜好:可以利用共同点来增进关系,但是利益永远大于喜好。因为很喜欢和某些人打交道而在这些方面花太多时间,可能会导致在其他重要方面的时间投入不足。超过一定seniority后,跟手下太接近的老板不会是好老板。注意人无完人,不要用hero or zero态度去judge 别人随便树敌,因为这样做不符合最大化自己的利益。
- 明辨自己需要什么。这可以是wlb,可以是最快的职业发展,更多的钱,更高的title,更多的团队,更多的learning,转行的机会 etc. 自己心里越清楚,就越少走弯路和被别人牵鼻子。
- 如果有更好的选择,那么 just do it。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,也可以选择不抱怨,默默埋头把能做的事情做了,剩余的精力可以选择让自己开心快乐,世界那么大,好玩的事情还很多,跟熟人生人吐槽并不会让自己更快乐起来。有毒的东西,越咀嚼越有毒。生命时间是有限的,不要允许他人去降低自己生命的满意度。这不在于其他人多么傻X,而在于优化自己的生命。然后就可以顺滑的pivot to how: How can I make myself happier despite challenges at work?
- 最后,为什么要学这些看起来腹黑的东西?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而不是真空。并不存在这样一个乌托邦:一切靠code说话,total meritocracy ,全透明,毫无政治和暗黑,领导、CEO、公司、股市等外界因素都公正忠诚,说到做到,尊重和感谢我的贡献,容忍我偶尔犯错,给我和我喜欢的人无条件的爱,给我讨厌的人无条件的恨。这就是个pipe dream,越早醒来,就越能有效的达成自己目标。